1、进食时间
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,合理安排吃饭时间。 一般早餐时间为上午6-7点,午餐时间为中午11—12点,晚餐时间为下午5-7点。
2、进食频率
老年人除了一日三餐正常进食外,还可根据糖原储备减少、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等特点,适时从早到晚、睡前补充糕点、牛奶、饮料等。
3、进食量
每天的食量应该根据上午、下午、晚上的活动量均衡地分配到每天三餐中。 主食“宜粗不宜细”:老年人每天吃谷类200克左右,适量增加粗粮比例。 蛋白质优选“精”:每天蛋白质提供的热量,占总热量的13%~15%,每公斤体重可提供1-1.5克。 脂肪最好“少”:老年人应该把脂肪提供的热量控制在20%~25%。 每天烹饪20克左右的油,以植物油为主。 但是脂肪也不能太少。 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。 维生素和无机盐必须“充足”。 老年人每天必须吃新鲜瓜果、绿叶蔬菜300克以上。 这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主要来源。 适量饮食有助于维持正常代谢活动,增强机体免疫力,提高防病能力。
4、进食速度
老年人进食速度慢,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,同时预防进食中呛水。
5、饮食温度
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,口腔黏膜抵抗力低,不宜吃过热食物的饮食太凉,容易损伤脾胃,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。 食物最好不要烫嘴。
|